欢迎来到联合医疗!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哪些人应该警惕易得股骨头坏死?
来源:高福强 浏览:1759 日期:2020-09-24 15:28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很多,主要以创伤和非创伤性分类方法应用较多。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原因较明确,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尚未搞清,大剂量皮质类固醇、酒精、减压环境等为常见诱因;还有一些股骨头坏死患者无明显诱因,称为特发性骨坏死,通过研究已在逐渐搞清病因,真正无原因可寻的骨坏死正在变得越来越少。许多原因可引起骨坏死,以下几点可视为骨坏死的高危因素


1.    高凝低纤溶状态导致骨坏死


 


临床所见的骨坏死90%的与使用激素和酗酒有关。然而同样使用激素和酗酒的人群中,有的人却不会发生骨坏死。我们调查的人群中,有人使用了近3万毫克甲强龙这种激素却没有骨坏死的发生,而有人仅用了175毫克却发生了多关节的坏死,有些人终生酗酒没有发生骨坏死,相反,少数人仅少量饮酒却得了骨坏死。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且被认为最有可能的机制是血管内凝血学说。这一学说在随后的研究中不断得到证实。目前研究认为凝血纤溶异常可能在骨坏死的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可以是先天遗传的或后天获得的,但高凝低纤溶的状态通过启动了血管内凝血这一中间机制的发生,最可能成为骨坏死发生的最后共同通路。骨坏死的发生是在高脂、高凝、低纤等基础上,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生理病理过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还可能与机体的整体状?蚯痹诘娜砑膊”旧碛泄亍Qㄐ纬珊拖宋鞍兹芙馐且桓龈丛拥墓蹋谡銎俨剂词椒从χ腥魏我桓龌方诔鱿治侍舛伎赡芗し⒆詈蟮难ㄐ纬桑敫吣偷拖巳芮阆蛳忍斓幕虮湟旒叭毕菀丫啡稀T诜谴瓷诵怨腔邓赖囊赘腥巳杭觳庥敫稍ぶ校拦牒延行┚椋觳庵副晏啵?20多项),费时、费钱不利于普查,且标准有种族差异。我们通过大宗病例的调查研究和20多项凝血纤溶指标的筛选结果显示,国人骨坏死的发生与血液中一些高凝和低纤的因子如蛋白C(PC)、活化蛋白C抵抗(APC-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抗凝血酶III(AT-III)、纤溶酶原(PLG)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基因有关,骨坏死人群的检测异常发生率在85%以上,因此通过对这些因子和基因的检测,可以预测骨坏死的高危易感人群,这建立了国人的骨坏死的筛选指标。我们简化了检测项目,20余项检测指标缩减为6~8项,仅需要抽4ml空腹血,价格也由原来的近1300元降低至500余元,从而达到了简便、省时、省钱的目的。在临床上肾炎、器官移植、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皮质激素以及酗酒的人群中,进行这些因子和基因的普查,筛查高危易感人群,并对高危人群在使用激素同时采用有效中西医结合方式干预,可有效减少骨坏死易感人群的骨坏死发病率。一旦发生了骨坏死,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病因,在骨坏死早期尚未出现不可逆转的塌陷之前,使用抗凝和促纤溶药物会纠正患者的血液状态,从而阻断甚至逆转病程,早期治愈骨坏死。


2.    有下述高危诱因者易得骨坏死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为国人股骨头坏死的最常见原因。据统计,每日用强的松30mg,持续一月者,约1/3得人会引起骨坏死。短期内大剂量冲击治疗有更大的危险性。


(2)酒精性骨坏死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多见。可能系酒精引起肝内脂肪代谢紊乱有关。据统计,若每周饮酒折合酒精450ml以上,长期饮用可发生骨坏死,但个体差异很大。


(3)减压病或称Caisson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引起骨坏死的原因系随减压状态时血中氮气分离,不能在肺内交换而在组织和小血管内堆积。氮气在脂肪内的溶解度是水的5倍,因此氮气在富有脂肪组织的骨髓中堆积而引起骨坏死。此类骨坏死可发生在从高压状态回复到大气压状态,也可发生在从大气压至低压状态,如高原生活和潜水工作者。


(4)镰刀细胞性贫血。骨坏死发生率在12%~20%之间,原因系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变慢而形成血栓。


(5)特发性骨坏死,Chandler称为髋关节的“冠心病”。有的原因不明,有的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近年来,由于研究的进展,许多病人找到了病因,故诊断为特发性骨坏死的比例正在下降。


3.    髋部骨折引起的创伤后骨坏死


为骨坏死常见原因。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性脱位,股骨头骨折等均可引起股骨头坏死。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使供给股骨头的血流中断,损伤后八小时即开始坏死。Claffey 发现如股骨颈向上移位达股骨头直径的1/2,则供应股骨头血运的上支持带动脉就会撕裂。据统计,约80%的股骨颈骨折会引起股骨头不同程度的缺血,但最终塌陷者约30% 。骨坏死与创伤外力,移位程度及治疗是否恰当有关。医源性创伤,如强力按摩,股骨颈截骨术,滑膜切除术等也会引起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脱位骨坏死? 4%~10%,其发生与延迟复位及创伤程度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专家推荐

官纯平
主任医师
杨顶权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咨询热线:(09:00 - 17:00)
联合医疗2015©版权所有京ICP备190511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