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重度斑秃的新希望——JAK通路抑制剂 |
||
来源:周城 | 浏览:2301 | 日期:2020-10-05 11:26 |
1. 什么是重度斑秃?
斑秃是一种慢性的免疫介导的非瘢痕性脱发,主要表现为斑状脱发,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斑秃轻者可自愈,但是重者脱发可能不断加重,甚至全部头发和全身毛发都脱落。重度斑秃,就是脱发面积超过了50%头皮面积的斑秃,其治疗极为困难,迁延不愈,反复复发,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 斑秃治疗的现状和常规治疗的局限性
斑秃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激素、外用米诺地尔;局部注射激素;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等等。相信斑秃患者们对这些治疗方式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对于轻度斑秃的病人,目前的治疗方式的疗效和预后总体来说是不错的。
但是对于重度斑秃,目前外用药物的效果非常微弱,而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以使部分病人头发再生。如果病情能长期控制稳定、头发长出来、停药以后头发不再脱落、不复发,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也是医生和患者所希望的。但问题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病人停药后复发,如果长期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副作用又比较大,这时治疗如何选择就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在过去,这种情况下主要的选择就是放弃治疗,为了避免对身体的影响,接受光头或者戴假发。
3. 重度斑秃治疗的新希望——JAK通路抑制剂
1)JAK通路是什么?
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组将细胞外信号转导至细胞内的细胞间信号通路。由Janus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JAK)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家族组成。其中Janus激酶(JAK)是一类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有4种:JAK1, JAK2, JAK3, TYK2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是一种细胞溶质转录因子家族,有7种STAT蛋白。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激素(如生长激素、泌乳素、瘦素、表皮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JAK-STAT信号通路的功能紊乱主要导致两类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和肿瘤(主要是血液系统肿瘤)。抑制JAK信号通路的异常,就有治疗相应疾病的潜力。因此,一些JAK抑制剂最早被开发出来的时候,主要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骨髓纤维化等疾病。

JAK-STAT通路示意图。JAK-STAT通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受体、JAK激酶和STAT组成。受体在细胞表面,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如干扰素或白介素等。JAK在获得配体信号后,自身络氨酸部分磷酸化,并激活激酶功能,并进一步磷酸化STAT。磷酸化的STAT形成二聚体并激活,然后进入细胞核,促进DNA的转录和基因的表达。
2)JAK通路抑制剂为什么能治疗斑秃?
最新研究认为,斑秃是T细胞介导的针对毛囊生长期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而CD8+NKG2D+T细胞产生的IFN-γ是导致斑秃发病的关键因素。口服JAK抑制剂能够清除毛囊周围的CD8+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从免疫角度可以治疗斑秃。此外,有学者认为JAK抑制剂还可能直接作用于毛囊细胞,激活休止期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
3)目前有哪些JAK通路抑制剂?治疗重度斑秃有哪些进展?
目前已有的JAK通路抑制剂主要包括:
(1)托法替尼(Tofacitinib)以前也称为托法替布,由辉瑞公司研发,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抑制JAK1/2/3,但抑制JAK3为主。
(2)鲁索替尼(Ruxolitinib),由诺华公司研发,主要治疗骨髓纤维化,抑制JAK1/2为主。
(3)巴瑞克替尼(Baricitinib)由礼来公司研发,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抑制JAK1/2为主。
Craiglow和King首次报道1例普秃和银屑病患者口服托法替尼后毛发开始生长,经过8个月治疗后毛发几乎完全长出。此后,很多国外的学者对使用JAK抑制剂来治疗重度斑秃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也获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至今已有31篇关于JAK抑制剂治疗斑秃、全秃和普秃的文献,271例患者。托法替尼和巴瑞克替尼治疗斑秃的临床报道中只有口服制剂,而鲁索替尼包括口服和外用两种剂型。采用口服治疗的患者中,约半数中重度斑秃患者在治疗后毛发几乎完全长出,疗效较明显。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停药后复发,提示患者在毛发重新长出后还需维持治疗一定时间。

4)口服JAK通路抑制剂有什么副作用(不良反应)?
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其它有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泌尿系感染,轻度的头疼、乏力、消化道不适、体重增加、总胆固醇和肝酶升高以及白细胞计数下降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暂时性的,停药后可消失。但是更长期的使用,如超过2年甚至5年,其安全性需要将来更多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小结:
目前重度斑秃的治疗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对常规治疗或者说传统治疗无效的重度斑秃。随着近年来对斑秃免疫学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新型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的研发,为难治性重度斑秃的治疗点燃了新的希望。此外,新一代的JAK通路抑制剂也在不断研究中,它们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可能也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