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发的种类 |
||
| 来源:杨淑霞 | 浏览:1855 | 日期:2021-12-25 13:01 |
经常有患者留言说:我脱发了,洗头的时候掉很多,是什么原因呀?
这种问题往往没有办法一下子能说的清楚,只好慢慢地和大家说一说了。
头发是从头皮毛囊中长出来的,毛囊会规律性地周期性地经历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在生长期,毛囊产生新的毛发,在毛囊中遗留的旧毛发会主动脱落,然后新头发才能长出头皮并不断长长。头皮毛囊的生长期一般是2-6年,然后进入退行期(2-3周)和休止期(3-4个月)。休止期毛囊中存留的毛发可以在轻微的拉力下脱落,我们洗头或梳头时脱落的头发就是处于这个时期的头发。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洗过头发的第二天往往很少有头发脱落,3-4天后再洗头时会脱落很多,这是因为洗发的时候,那些连接不牢固的休止期毛发被迫集中脱落了。
有很多内在因子是抑制毛发生长的,也有很多内在因子是促进毛发生长的,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以保证毛囊能正常地周期性地经历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这个动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出现疾病状态,例如促进毛发生长的因素过强,会发生多毛症;抑制毛发生长的因素过强,会发生脱发性疾病。毛囊如果受到损伤,包括物理、化学、炎症、感染等,其功能也会收到暂时或永久性破坏,发生可逆或不可逆性脱发。
引起毛发脱落或稀少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精神情绪、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病、药物、感染、炎症性皮肤病、肿瘤等。不同原因导致的脱发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和预后是不同的。
脱发性疾病常常分为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瘢痕性脱发是毛囊被完全破坏,导致永久性脱发,常见的原因包括外伤、烧伤或烫伤、脓癣、秃发性毛囊炎、盘状红斑狼疮、毛发扁平苔藓、肿瘤等。非瘢痕性脱发是毛囊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暂时影响,在致病因素去除后可完全修复,毛发可以重新生长,常见的疾病包括休止期脱发、斑秃、雄激素性秃发、拔毛癖、生长期脱发等。
生活中常见的是以下几种脱发:雄激素性秃发、斑秃、休止期脱发、生长期脱发、牵拉性秃发、拔毛癖等。
雄激素性秃发: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雄激素作用在敏感的毛囊上,使毛发变细变软,长不长就脱落,出现头顶不毛发稀疏至完全秃发,伴发际线后退。这种脱发的特点是:隐匿发病,进展缓慢,往往无意间发现顶部头发稀疏;每日脱发数量不多;脱落的头发中多见细小毛发;男性常伴有额部发际线后移,最先受累的是额颞角,这也是治疗效果最不理想的位置。在使用非那雄胺和/或米诺地尔后,头发可以减缓脱落,并有不同程度地再生。但是此症不能根治,停药后头发还会重新减少。
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脱发性疾病,其实任何部位的毛发都有可能受累,发生脱落。发生自身免疫紊乱的诱因很复杂,有些人和精神情绪有关,有时高热、手术、身体打击、疫苗注射、过敏性疾病、其他内分泌或自身免疫病都有可能诱发斑秃,但也有人找不到任何诱发因素。治疗以去除诱因、调节免疫为主。
休止期脱发:原因很多,生理性的包括新生儿脱发、产后脱发,可以自然恢复。病理性因素包括精神情绪因素、营养缺乏、内分泌疾病、中毒、药物、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因往往在脱发之前的2-4个月之前就发生了。诱因去除后头发可恢复正常生长。现在很多人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暴饮暴食,有时又不吃饭,快速减肥,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导致休止期脱发。
牵拉性秃发:常见于扎马尾辫或者盘发的女性,头发慢性牵拉,可以使受拉扯的头发脱落,毛囊受损,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秃发。所以需要随时检查自己扎头发的力度是否太大,及时予以纠正。
拔毛癖:是一种心理疾患,往往有焦虑状态,常发生于儿童和女性。停止拔毛这种行为,头发可在约3个月后重新生长。但如果长期反复拔取相同部位的毛发,可导致毛囊永久性损耗,产生永久性秃发。治疗应以解除心理压力、纠正异常行为习惯、保护头发防止拉拽为主。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脱发种类不同、病因不同,治疗不同,所以如果发生异常脱发,首先要明确诊断,再根据诊断依次筛查各种可能引起该病的诱因,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皮肤科医生,尤其是毛发门诊的皮肤科医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