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为什么会脱发? |
||
来源:王磊 | 浏览:1891 | 日期:2021-12-25 16:14 |
很多妈妈生完宝宝后看到梳子上、枕头上、卫生间地上都是自己的头发,不时会发出这样的呐喊:“我的头发呀,再掉就要秃啦!”
大多数女性的产后脱发只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急性休止期脱发,表现为女性分娩后2~6个月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脱发,或伴随头发逐渐变黄。一般胎次越多,脱发越严重。那么,造成产后脱发的凶手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杀手”——激素变化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多,使得头发的寿命就延长了,脱落头发减少,所以有些人觉得自己在怀孕期间头发更密实了。但随着孕期的结束,体内激素水平恢复到怀孕前的平衡状态,正是因为激素的波动变化致使头发开始脱落,而新的头发又不能一下子长出来,这种短期内“青黄不接”的情况,就形成了产后脱发。
“第二凶手”——产后疲劳与情绪因素
宝宝出生后,新妈妈的角色转换,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晚上不能很好地休息,黑白颠倒、心力交瘁都会造成新妈妈生物钟被打乱,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如果再有来自家庭成员等各种方面的精神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致使毛发脱落。
“第三凶手”——饮食不均衡
新妈妈产后希望尽快恢复苗条的身材,有意识地控制体重,挑食节食,导致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而哺乳期的营养需要量要比平时高很多,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代谢过程,导致头发枯黄、折断、脱落。
“第四凶手”——“月子”里的旧习俗
“坐月子”是中国的传统风俗,“月子”里不洗头、不梳头会让头皮分泌出的油脂与空气中的尘埃混合堆积,既影响了头部的血液供应,又易引起头屑、头皮感染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脱发另一个比较大的原因。
新妈妈产后脱发大多都是生理性的,只要保持愉悦心情、均衡膳食营养、注意作息规律以及保持头发清洁卫生,毛囊会尽早地进入生长期,这个过程一般需要6~12个月。但是,如果有些妈妈们合并其他脱发类型,比如脂溢性脱发、弥漫性斑秃等,表现为头顶处头发较之前变稀疏、变细软,或有局部头发的片状脱落,这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毛发镜、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血清铁蛋白、T淋巴细胞等相关检查,寻找病理根源,从而使脱发问题经过明确诊断后,从根本上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