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医疗!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医五脏的功能
来源:王燕 浏览:2078 日期:2021-12-26 13:18


中医的两大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和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 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 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 部的统一性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王燕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所谓外界环境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此即五脏一体观。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生命现象相联系。

1.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

2 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 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 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 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 心阳皆起着重要作用。

1.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

2 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

3.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桑杏汤

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 象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 梨皮3克

病机

温燥外袭,肺津受灼,肺失宣降。

折叠编辑本段 现代运用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

辩证要点

身微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折叠编辑本段 功效信息

清宣温燥,凉润止咳。

功效信息

清宣温燥,凉润止咳。

折叠编辑本段 主治信息

外感温燥证。肺津灼伤,头痛,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鼻燥, 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配伍特点

发散风热与润肺止咳并用

方论介绍

本方证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 其病轻浅,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本方证虽似于风热表证,但因温燥为患,肺津已伤,治当外以清宣燥热,内以润肺止咳。方中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共为君药。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轻宣透热;贝母清化热痰,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共为臣药。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均为佐药。本方乃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方,使燥热除而肺津复,则诸症自愈。

1.肺为华盖: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和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身之气作用的高度概括

2.肺气与秋气相应: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

3.肺为娇脏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 最畏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

塞不通爽矣”(《临证指南医案·卷四》), 故称娇脏

4肺气与秋气相应: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

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 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2 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3。脾主升清: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 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

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

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 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 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1.脾宜升则健: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为要。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2.脾气与长夏相应;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


四君子汤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用量

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两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 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 脉虚弱。

方义

本证多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脾胃运化不利,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于面,故见面色萎白; 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 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

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配伍特点

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1)调畅气机

(2)调节精神情志

(3)促进消化吸收

2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 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


肝的生理特性

1.肝喜条达:是指肝性喜舒展、条畅、畅达

2 肝体阴用阳:肝脏“体阴”的意义:一、肝属 阴脏的范畴,位居膈下,故属阴;二、肝藏阴血: 血属阴。肝脏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 常的生理作用,肝为刚脏,非柔润不和。

肝脏“用阳”的意义:一、从肝的生理机能来看,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动主升,按 阴阳属性言之,则属于阳;二、从肝的病理变化 来看,易于阳亢,易于动风。肝病常表现为肝阳 上亢和肝风内动,引起眩晕、肢麻、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 主静,因而称肝脏“体阴而用阳”。


肾的生理功能

1.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且还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肾主水液:水液是体内正常液体的总称。肾主水液,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

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3.肾主纳气: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 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 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 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 相应


肾的生理特性

1.肾主闭藏:肾主闭藏的生理特性体现在藏精、纳气、主水、固胎等各方面。基于这一生理特性,前人提出了“肾无实不可泻”的学术观点,故治肾多言其补,不论其泻,或以补为泻

2.肾气与冬气相应:肾与冬季、北方、寒、水、咸味等有着内在联系故冬季以肾病、

关节疾病较多为其特点。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专家推荐

官纯平
主任医师
杨顶权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咨询热线:(09:00 - 17:00)
联合医疗2015©版权所有京ICP备190511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