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医疗!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应该重视房颤的抗凝治疗
来源:刘日霞 浏览:834 日期:2023-11-29 15:0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2008年的研究表明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5%。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危险因素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房颤人群逐年增长,由于一部分阵发性房颤无明显症状,实际的房颤患病率远高于这一数字!

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2-7倍,而死亡风险增加2倍,因其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经济及生活负担,因此预防脑卒中对房颤患者尤为重要。但是患者对于卒中风险、抗凝获益及风险认识不足,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及对于出血风险的过分焦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对于抗凝药物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image.png

可以根据CHA2DS2-VASc评分进行抗凝药物选择。CHA2DS2-VASc 评分≥2 者需口服抗凝药物;评分为1分者,口服抗凝药物或不进行抗栓治疗均可;无危险因素,即评分0分者不需抗栓治疗。

早期关于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数据均接受抗凝治疗率不足10%,过半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近几年国内抗凝治疗状况较前有所改善,最新研究提示:在CHA2DS2-VASc≥2分的患者中,有28.3%接受抗凝治疗。然而中国抗凝治疗普及程度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内由于患者对于卒中风险、抗凝获益及风险认识不足,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及对于出血风险的过分焦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对于抗凝药物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当然抗凝治疗确实存在潜在的出血风险,抗凝治疗的启动与维持需要结合患者本人的自身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指导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专家推荐

官纯平
主任医师
杨顶权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咨询热线:(09:00 - 17:00)
联合医疗2015©版权所有京ICP备190511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