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医疗!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乙肝患者能有健康宝贝吗?
来源:陆海英 浏览:928 日期:2023-11-30 15:33

我国是乙肝大国,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估计有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但这种惨状已随着医学的发展、乙肝母婴阻断疗法的推广而成为历史,正如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乙肝患者也会有健康的宝贝。

您了解乙肝的母婴传播吗?

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尤其是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引起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的过程。

乙肝母婴传播有哪些途径?

乙肝妈妈(或爸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使他们的宝贝感染HBV:

1.宫内传播(包括种系传播): 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而感染乙肝病毒,约占5-15%,是造成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且HBV也可经种系(即精子或卵子)传播。

2. 产时传播:即在分娩时婴儿的皮肤、黏膜擦伤或胎盘剥落时,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通过脐带血进入新生儿体内。这一过程感染的可能性最大,也最为多见。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病毒,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

3. 水平传播: 婴儿与母亲的密切接触、母乳喂养,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乙肝患者所生的子女中,有的子女也患有乙肝,有的却幸免被感染,造成这样的局面与以下的因素有关,如果怀孕时存在这些高危因素,发生母婴传播的几率将明显升高。

1.孕妇体内乙肝病毒含量与母婴传播成正相关:

高风险: HBV-DNA>1×106 copeis/ml;

低风险: HBV-DNA 1×103-6 copeis/ml;

极低风险:HBV-DNA<1×103 copeis/ml。

2.胎盘屏障的完整性

3.胎儿的遗传易感性

4.E抗原的相关性

您知道“乙肝母婴阻断”吗?

虽然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但如果及时进行有效干预,乙肝病毒携带母亲很可能生下一个健康宝宝,这一过程称为乙肝母婴阻断。

乙肝母婴传播如何阻断?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生儿出生后主动免疫联合被动免疫,可以提高阻断率达98%左右,具体方法如下:

1.对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 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HBIG,剂量应≥100 IU;

2.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 个月和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

如何判断母婴阻断是否成功?

因母亲血液中的病毒及抗体也会透过胎盘或因分娩时污染而进入婴儿体内,但通过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这些病毒在没有感染肝细胞以前大部分在半年内可以被清除,极个别甚至到1岁半被清除。所以,孩子出生不久血液内检测到病毒并不一定等于被感染。

一般应在孩子注射完第三针乙肝疫苗后(即出生7~12个月)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如果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和/或e抗原,或HBVDNA仍阳性,才能基本确定孩子感染了HBV,母婴阻断失败。

乙肝妊娠相关处理知多少?

1. 有生育要求的慢乙肝患者,若有治疗适应症,应尽量在孕前应用干扰素或NAs治疗,以期在孕前6个月完成治疗。在治疗期间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

2. 妊娠期间乙肝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

3.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干扰素治疗,建议终止妊娠。如应用口服NAs药物: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LDT或TDF)或LAM,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治疗可继续;若应用的是ETV、ADV,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需换用TDF或LDT继续治疗,不建议终止妊娠。

4. 在妊娠中后期如果检测 HBV DNA 载量大于 2×106IU/ml,可于妊娠第 24-28 周开始给予 TDF、LDT 或 LAM 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建议于产后 1-3 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

5. 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男性乙肝患者,应在停药后6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NAs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NAs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专家推荐

官纯平
主任医师
杨顶权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咨询热线:(09:00 - 17:00)
联合医疗2015©版权所有京ICP备190511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