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医学PK医学营养 |
||
| 来源:夏萌 | 浏览:152 | 日期:2025-09-17 13:52 |
请问大家一个问题:营养医学和医学营养是一回事吗?
我以前没有太在意二者区别 ,直到最近出了一挡事,让我忽然意识到,别人眼睛里的临床营养和我脑子里的临床营养有很大的不同。 最近几年,各个医院都在到处寻找懂得营养的医生来充实临床营养队伍,原因是国家卫健委要求医院的临床营养科建设内容算在医院年终审评范围之内,如果该科室的工作项目没有完成,医院会丢掉很多分数。由于我担任过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今年春天北京有一个大医院找上门来,希望我来帮他们医院把临床营养科建设起来。我见了这个医院的院长和人力资源部领导,在沟通中,我把我对临床营养的理解讲了,我说:“临床营养是针对有健康问题的人进行营养管理的过程,管理对象包括院前院、院中、院后很多有健康问题的人,‘院前’指体检后有危险因素的人,比如腹部肥胖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门诊还会面对一些健康问题的,比如失眠者、生长发育慢的孩子、记忆力减退老人等等进行营养管理,这些人没有住过医院,但是很需要营养调理;‘院中’是指住院患者;‘院后’是指曾经住过院,处于康复期,希望通过全面健康管理减少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所以,临床营养科不仅仅负责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更多的工作其实在营养门诊,要通过自己的营养技术专长帮助健康管理中心做好检后指导,帮助康复中心做好单病种管理。以后慢病管理才是医疗机构的重点,营养指导是慢病管理中的重点。由于营养门诊工作所涉及范围比较宽,因此,如果院领导要是让我来帮助临床营养科建设,我希望院领导多给我一些医生”。
院领导的想法和我不一样,他们认为只要把住院患者营养支持做好、完成三甲医院的检查任务就可以了,现在这个医院的临床营养科已经有三个人了,不能增加医生。这与我的思路相差甚远,所以也就拜拜了。我很庆幸没有进入这个医院,否则我脑子里的营养医学思路就很难实施了。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营养医学,什么是医学营养。 二者的名字相似,但在学科定位、核心目标和实践方向上存在明显区别。 1. 首先,在核心定位上不同 营养医学的核心是从“营养”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病治病的规律,强调营养是健康和疾病的核心调控因素。它将营养学原理与医学深度结合,认为许多疾病(如代谢综合征、慢性炎症、大脑功能失调等等)的发病与营养失衡密切相关,需要采用调整营养结构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例如: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引起胰岛素抵抗,再加上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葡萄糖在血液中堆积的结果。在给患者健康建议的时候,你首先会采用低碳饮食方法,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数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碳水,不要让胰岛素过于疲劳,在低碳水的基础上,给与适量蛋白质、丰富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同时增加有氧运动,降低胰岛素抵抗。这样的吃动平衡才能真正解救糖尿病患者于水火。 所以说,营养医学是“以营养为核心的医学干预”。用营养的思路思考问题,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再说说医学营养。 医学营养的核心是“医学场景下的营养支持”,
也就是在医学治疗的前提下再谈营养,比如:手术后吃什么样的食物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得了某种慢性病,在吃药的情况下,吃那些食物能让病情稳定。 医学营养是以医学为核心,营养作为医学治疗的辅助手段,以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全国各个医院里面的临床营养科所做的工作基本上都属医学营养的范围,医疗是主体,营养是支持手段。 2.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营养医学的侧重点是研究病因和发病机制,探索营养与疾病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人的行为与人体生理代谢失衡的关系,尤其是营养方面的错误更是引起慢病的主要原因,长期的营养失衡会造成生理代谢失代偿,这样的失代偿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慢慢地会引发病理改变。营养医学更偏向预防和慢病管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者补充一些特定营养素,从根源上降低疾病风险,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
医学营养研究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变化,比如当患者不能进食时,要用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也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时,采用静脉营养补充。重点放在疾病治疗期的营养保障,确保药物、手术、化疗、抢救等治疗的顺利进行。 3. 二者在应用场景上有很大的不同 营养医学的应用范围更宽,包括疾病预防、亚健康调理、慢病的营养干预等等。现在很多健康管理机构、抗衰老诊所都很重视营养的调理作用,还有许多老百姓在家里做饭很认真,力图从饮食中获得均衡的营养,有的人每天吃一些营养补充剂。你会发现营养医学的应用场景可以从餐桌到医疗机构。 国家卫健委近些年很重视临床营养建设,发了好几个文件。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文件的内容,就会发现,所有的要求都符合医学营养的特点:完成在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需求,不要让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要通过营养支持减少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感染率,减少药物花费,等等。
近十多年来我做的是慢病营养调理,虽然我还是在医院里出门诊,但是,对待不同的患者我脑子里的营养思路会经常发生切换,比如我去住院患者那里会诊,我用的是医学营养思路,采用营养支持的方法帮助患者顺利完成住院期间的所有治疗。如果面对的不是住院患者,我立马切换到营养医学思路里,以营养为主线,找到患者发病的原因,刨根问底,然后再给一个属于这个患者的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帮助患者摆脱慢病的纠缠。
总结一下:住院患者采用的是医学营养思路,“用营养服务于医学治疗”,强调的是疾病治疗中营养的辅助支持作用。而对于所有的院前预防、院后康复的广大人民群众,要用营养医学的思路,“用营养解释和解决医学问题”,营养是主体,解决医学问题是目的。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今天内容有点绕,大家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