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医疗!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治疗乙肝的核苷类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来源:闫杰 浏览:2403 日期:2016-06-01 10:27

 

  目前在中国上市的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药物有5种:

  1.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的有效率较高,治疗5年的随访研究表明,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高达94%;而且初始治疗的耐药变异发生率极低,治疗5年的累积基因型耐药发生率为1.2%,然而,在已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ETV治疗5年的累积耐药发生率升高至51%。

  恩替卡韦的不良反应也较少,长期服用的安全性良好。因此该药是乙肝防治指南的一线推荐用药。

  但该药的妊娠安全性不高,女性患者如有生育要求,应在怀孕前6个月停用恩替卡韦,改用其他药物。

  2. 替诺福韦酯

  替诺福韦酯的治疗效果同恩替卡韦一致,都是强效抗病毒药物,也是乙肝防治指南的一线推荐用药。。目前还没有发现替诺福韦酯的耐药变异位点,因此无论是拉米夫定耐药、阿德福韦耐药、恩替卡韦耐药,或者各种药物的联合耐药等情况,应用替诺福韦酯都表现出较高的病毒学应答。

  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肾小管损伤,长期用药患者应警惕肾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发生,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血磷和骨密度。

  替诺福韦酯的妊娠安全性较高,女性患者可在孕期全程服用。

  3. 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同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相比,这3种药物的主要缺点是抗病毒效果较弱,而且长期服用的耐药变异风险较高,因此现在已经不作为一线药物推荐使用。

  替比夫定的妊娠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高病毒载量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母婴阻断用药。但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肌肉损害,需要定期检测肌酸激酶。

  阿德福韦酯同替诺福韦酯的主要不良反应一样,长期用药患者应警惕肾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发生,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血磷和骨密度。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专家推荐

官纯平
主任医师
杨顶权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咨询热线:(09:00 - 17:00)
联合医疗2015©版权所有京ICP备190511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