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医疗!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终末期肝病患者要充分重视营养问题——有胃气则生
来源:杨华升 浏览:1983 日期:2016-06-03 09:37

 

  终末期肝病患者要充分重视营养问题

  肝病晚期或称终末期是指肝病的最后阶段,通常是指肝硬化晚期或者肝癌晚期。这个时间段,患者往往存在着日益加重的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日趋消瘦,最后发展为“皮包骨”的恶液质。同时,患者表现为食欲下降,或者虽有食欲但由于高度腹胀导致无法进食。有些患者还伴有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最终是各种治疗均无效而逐渐走进死亡。

  古代中医把终末期肝病的这种情况称为“鼓胀”,形容为“腹大如鼓,青筋暴露,四肢消瘦,形如蜘蛛”,故又名“蜘蛛臌”。虽然目前有抗病毒、抗肿瘤的多种方法,但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如果不解决患者的营养问题,一切都等于零。

  中医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重要观念。也就是病人只有能吃才会活下去,如果完全不能吃,是一定治不好的,必死无疑。这一重要观点对于今天临床病人的预后判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在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白蛋白、血浆、葡萄糖、电解质、脂肪乳,似乎什么都可以输进去,但为什么不能让人不死呢?首先,人类通过正常的进食和消化吸收,能够吸收更加充分而完全的营养素,而且人在正常情况下是根据身体的需要而对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调控的。某些东西吃的太多就不消化而直接排出去,某些东西吃的很少就尽量吸收充分一些。所以正常饮食吸收的营养成分比例更加合理。第二,伴随正常的饮食,通过启动消化道的排空功能和消化腺的正常分泌功能,人类可以保持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内菌群处于正常比例,一旦长期停止进食,就很容易出现消化道的感染,如口腔霉菌感染,消化道菌群失调等问题。肠道内的细菌进入血液,就进一步造成全身的感染。这就是为什么终末期病人大量应用抗生素仍然不能完全控制感染的重要原因。

  《内经》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中医所说的“气”不仅包括物质,还包括功能的概念,也就是长期不进食会导致人体功能的衰退。

  晚期肝病患者,一方面进食减少,营养摄入不足。另一方面,营养的消耗和损失却比较大。①住院患者为监测病情通常需要频繁的抽血,造成一定的营养流失;②大量腹水患者放腹水,会有大量营养物质伴随腹水丢失;③感染患者由于发热,会造成人体高代谢,能量消耗很大;④很多检查和手术之前,患者需要空腹,造成人为的饥饿;⑤患者由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高血糖等病理状态,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完全或部分限制饮食。⑥患者由于每天大量输液导致腹胀能加,影响进食量。以上六大因素造成病人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简直是雪上加霜。同时,由于病房条件差,多个病人同居一室,无法保证充分的睡眠,再加上经常会由于病友的突然恶化或死亡而严重影响情绪,也会极大地影响病人的进食和营养吸收。

  晚期病人由于营养不良甚至发展到营养衰竭,会造成以下恶果:首先是体力严重下降,生活无法自理,进而造成精神上的绝望;其次是抵抗力下降造成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特别是自身肠道菌群移位造成的自发性感染,还有由于长期卧床造成的压疮(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第三是细胞不能修复,病情日渐加重,无法完成预定的治疗项目。如果不能纠正晚期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只能是任由患者进入恶性循环,再好的医疗条件也无济于事。

  因此,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应当引起医生、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及早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请参考我的文章《如何尽快恢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状态,记住九条原则》),一方面,要尽早脱离不利的环境,如果患者短期内不进行手术或急救,可以考虑居家治疗,以中医治疗和营养治疗为主,而不是长期依赖大量的西药,临床经验证明,及早调整方案可以大大增加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愈可能,减少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专家推荐

官纯平
主任医师
杨顶权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咨询热线:(09:00 - 17:00)
联合医疗2015©版权所有京ICP备190511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