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容易诱发出血的六种情况,要尽量避免 |
||
来源:杨华升 | 浏览:2021 | 日期:2016-06-03 09:38 |
肝病患者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程度越重,门静脉高压越严重,则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大,而通过定期的胃镜检查,可以对出血的风险进行分级。如果是高危的患者就应该特别注意。
很多人都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是进食硬物“划破”或者“扎破”的。我相信很多长期骑自行车的人都会理解,自行车爆胎真正是骑到钉子上扎破的可能实际是很小的。自行车爆胎的根本原因是轮胎的厚度和强度不够,而肝硬化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从胃镜下看到的血管就像一个即将吹爆的气球,任何增加的外力刺激都有可能导致其破裂。实际临床中,真正是被鱼刺或者骨头渣刺破血管的情况极其少见。我们临床最常见的如大量吃牛肉、驴肉、饺子等诱发出血的很常见。原因呢就是像烧牛肉这样的食物,在通过食管的时候由于咀嚼不充分,食管需要增加蠕动的力量才能助其排空,食管粘膜下高度曲张变薄的血管由于受到较大的外力挤压导致破裂,这种破裂往往导致较大量的出血,甚至是致死性的。因此,建议伴有严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应该少吃大块的瘦肉。如果吃肉,应该尽量软、烂。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如果饺子馅里含瘦肉较多,也容易导致出血。基于以上原因,我对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提出了“多吃肥、少吃瘦”的原则,进食要尽量做到细嚼慢咽。
第二种情况是吃刺激性食物,由于辛辣刺激,导致对胃黏膜和食管静脉的较大刺激,从而诱发出血。临床曾见因吃了一个生萝卜而诱发大量出血的肝硬化患者。
第三种情况是病情严重的自发性出血,有些重症的肝病患者,由于病情严重,特别是长期进食不好,重度营养不良,导致胃黏膜的糜烂、充血、水肿,这些病人可以在没有进食诱因情况下发生自发性出血。
第四种情况是暴怒诱发上消化道出血。《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经典的片段就是诸葛亮三气周瑜,导致周瑜吐血而亡。推测周瑜很可能是一个肝硬化患者。暴怒可以导致血管张力上升和一些有害的内分泌因子,从而容易引起出血。
第五种情况是在突然用力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出血。前一段有一个患者就是在抱他生病的老妈妈的时候,由于突然用力,导致呕血。所以,有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应该避免突然使用暴力。
第六种情况是气候寒冷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所有的专科医院有经验的医师都会发现,在冬春季发生出血的病人多,而夏天比较少见。冬季特别是突然来寒流的时候,因上消化道出血而来急诊的病人就会比较多。因为血管也是热胀冷缩,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压力变大,不但上消化道出血高发,神经科多见的脑出血也具有这一特点。
上消化道出血早发现
因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别凶险,常常危及生命,因此应该早发现,早就诊。当然,最好是防患于未然,也就是上定期查胃镜。除了检查胃镜以外,上消化道出血还有一些其他症状,最典型的就是病人自觉胃内灼热,想吃冰块,可能是由于胃溃疡或胃黏膜病变造成的,往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前兆。上消化道出血如果量少,则表现为黑便,大便呈柏油色,曾经有的患者因为长期黑便未加重视,因重度贫血才就诊。少量呕血由于血和胃酸相互反应而呈咖啡色,应该引起重视,如果真的呕吐大量鲜血,则见于大量快速出血的患者,预后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