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医疗!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糖尿病性脂肪肝的分型论治
来源:陈艳 浏览:1692 日期:2016-12-08 17:00

  糖尿病脂肪肝属中医痰证、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脂肪肝系积聚与瘀痰所致,以肝脏肿大、肝区隐痛不适、体形肥胖、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等症为主。临床见舌质暗有紫点,有瘀斑,腻苔。该病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

  临症之时应首先辨别虚实主次。若见形体肥胖、倦怠乏力、纳差腹胀等为虚症;若见肝区疼痛、胀满不适、舌质紫暗、苔白腻为实证。治疗以标本兼顾、辨清虚实主次为要时注意利湿化痰活血祛淤。

  脂肪肝在早期偏实为主分:气滞型、血瘀型、痰湿型。后期虚实夹杂分:瘀脾虚型、阴虚血瘀型。后期肝瘀脾虚型、阴虚血瘀型治疗应以逍遥散和一贯煎及膈下逐瘀汤为主。前期3种类型具体治法如下:

  1.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方当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和方。药用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2.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桃仁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

  3.痰湿型:疗法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平胃散加减:苍术10克,厚朴6克,青皮10克陈皮6克,车前子15克,荷叶2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专家推荐

官纯平
主任医师
杨顶权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咨询热线:(09:00 - 17:00)
联合医疗2015©版权所有京ICP备19051115号-3